咬春是什么意思

  咬春,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 yao chun,指立春时节吃春饼、春盘的习俗;也指古代用以指称初春的诗歌体裁(多为五言四句);另外还有其他意思:

  1.喻美好的事物将要到来或正在发生;

  2.泛指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之事;

咬春是什么意思

  3.比喻吸取精华,得到提高;

  4.喻贪婪,如同“狗咬人”;

  5.方言,不知道别人家的动静,故意找茬儿;

  6.引申为试探、挑衅、考验等含义

  详细解释

  咬春:立春时食春饼,称为咬春。后亦泛指立春时所食的饼。宋梅尧臣《立春日内中煎进新饼》诗:“莫笑东风喜见过,已吹花片落庭莎。春幡竟带今朝剪,绣被仍教昨夜铺。但恐寒威能冷淡,未应甘雨不淋漓。宫梅簪雪无人折,且嚼红牙啖彩霞。”明高启《立春日》诗:“绿柳迎春色,黄花报岁华。门闲通永日,路僻隔喧哗。旧俗因时改,新诗对物加。馀寒犹料峭,归雁已回斜。莫问山河事,无心任自遐。”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打春》:“立春日,各署扫舍宇,剪春旛,画金钱,贴於左右扉上,名曰咬春。”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立春》:“京师立春日,各署扫舍宇,剪春旛,画金钱,贴於左右扉上,名曰咬春。”


作者头像
liuqing创始人

生活专家

上一篇:腰痛是什么原因
下一篇:腰疼是什么原因

发表评论